“晒娃坐豪车” 折射了什么

发布时间:2015-09-08 17:12:57   来源:贵阳网—贵阳晚报  

摘要:怎么能尽快让老师注意到自己的孩子?家长们各种晒娃给老师加深印象:有晒娃在日本迪士尼的,有发坐高铁特等座的,更有晒娃坐豪车的。

    怎么能尽快让老师注意到自己的孩子?家长们各种晒娃给老师加深印象:有晒娃在日本迪士尼的,有发坐高铁特等座的,更有晒娃坐豪车的。 (9月6日《武汉晨报》)

    家长们煞费苦心,不仅是为了刷“存在感”,也是为了“脸面”,以此来赢得认同;更为关键的是,家长们试图以此来吸引老师的注意力,从而对孩子“另眼相看”。

    法国社会学家布迪厄认为,消费趣味和偏好是人们进行社会身份再生产的一种工具。人们往往利用消费上的差异,来建构不同社会阶层之间的界限。“炫耀性晒娃”有一个潜在的价值假设,即教师的势利——被功利和算计遮蔽了平等之心的少数教师,将教学资源有区别、有差异地倾斜向拥有优越家庭背景的学生,难以做到一视同仁。

    如今,不少学生家长异化为少数教师的人脉和社会资本。那些拥有权力身份和稀缺资源的学生家长,成为少数教师眼中“有用的人”;不论是“向家长借贷”,还是托家长办事,抑或接受家长吃请,少数教师凭借身份优势和教育权利进行利益变现,难免会损伤教育公平。

    基于先例的“惯性联想”也好,基于成见的“恶意揣测”也罢,“晒娃坐豪车”的背后,也有家长的用心良苦——社会评价体系的片面化、社会流动渠道的单一化,导致高考成为人生突破的重要通道。学生和家长被捆绑为一个利益共同体,身不由己地裹挟在应试教育的流水线上。

    为了在激烈的教育竞争中脱颖而出,一些家长无奈而艰辛地“帮孩子赛跑”。名校争夺战也好,求老师关注也罢,教育竞争异化为一场消耗战。作为“低龄化拼爹”的一个缩影,“晒娃坐豪车”说到底也是一种价值追求的迷失。当少数教师不能坚守职业伦理、不能对学生“一碗水端平”,当一些家长被成功焦虑裹挟,“炫耀性晒娃”很难说不是一种必然。 杨朝清(教师)

责任编辑:韦伟

延伸阅读
    网友评论(共0条评论,查看精彩评论,请点这里)
    用户名:     密码:    匿名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