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娘进医院”背后的文化、人情与法律

发布时间:2015-11-02 19:15:00   来源:中国青年网  

摘要:婚礼当天,山东滕州市一新娘刚下婚车,就被几个伴郎在嬉闹中扔到半空中,但伴郎们愣没接住,新娘当场后脑勺着地昏迷不醒,还没拜堂就被送到医院,幸亏急救后新娘身体无大碍。

    婚礼当天,山东滕州市一新娘刚下婚车,就被几个伴郎在嬉闹中扔到半空中,但伴郎们愣没接住,新娘当场后脑勺着地昏迷不醒,还没拜堂就被送到医院,幸亏急救后新娘身体无大碍。(11月1日《山东卫视》)

    近年来,因陈旧的婚俗引发的摩擦、纠纷和社会冲突层出不穷。这一次,“新娘进医院”再一次以生命之名叩问恶俗婚俗之痛。“新娘进医院”承受的不仅是身体上的痛苦,也是一种精神上的伤害。一场重要的生命仪礼因为几个伴郎的恶搞“竹篮打水一场空”,既让人震惊,也让人痛心。

    作弄公公婆婆也好,为难新郎新娘也罢,“闹洞房”的低俗化、恶搞化甚至色情化,成为了无节制、无下限的集体狂欢。当事人往往无力劝阻和阻拦,一旦“不合群”、“不讲究”,就会在社会评价体系中低人一等。为了“脸面”,当事人即使心不甘情不愿,也要忍痛承受折磨与刁难。

    不论是“有便宜不占白不占”的投机心理,还是“别人都如此的”集体盲从,抑或是“破窗效应”导致的失范感染,“闹洞房”野蛮生长的背后,投射着诸多不良的社会心态。当人们可以为“任性闹洞房”找到理由哪怕是自欺欺人的理由,“闹洞房”的剑走偏锋很难说不是一种必然。当“法不责众”成为一种社会共识,“闹洞房”的违规成本过低,导致一些人言行出格。

    在传统社会,男女青年在婚姻进入之前缺乏足够的了解,处于一种“犹抱琵琶半遮面”的状态。而全社会在性观念上的相对封闭,也会导致青年男女缺乏足够的性启蒙。“闹婚房”既表达出对新人的婚姻祝福,也是一次性教育,让新人之间快速拉近距离,也让旁观者体验到了某种刺激与快乐。

    只不过,伴随着社会变迁,“闹洞房”在性启蒙方面的功能基本流失,传递对新人的祝福并不需要一些不健康、不文明的方式,集体狂欢为何依然屡见不鲜? 当闹洞房被赋予喜庆、吉利等显性的正功能,人们就为“闹洞房”找到了正当性和合理性;而在中国这样一个人情社会、关系社会,即使在“闹洞房”中出现什么问题,婚礼主办方通常都不会追究熟人、亲属的责任,违规成本过低再加上“法不责众”的错误认知,导致“闹洞房”成为胡闹妄为的舞台。

    对“闹洞房”进行有效治理,既要对“越闹越喜庆,越闹越吉利”进行文化纠偏,也要对“法不责众”进行价值重塑。移风易俗作为一个复杂的系统过程,既需要对文化滞后及时地“补课”,也要对人情观念进行规范,更需要厘清法律与人情的关系,让法律发挥应有的效力。当集体狂欢得到遏制,“新娘进医院”的悲剧才不会重演。(杨朝清)

责任编辑:韦伟

延伸阅读
    网友评论(共0条评论,查看精彩评论,请点这里)
    用户名:     密码:    匿名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