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公共文化名片需整合各方力量

发布时间:2017-01-10 16:37:30   来源:贵阳网-贵阳日报  

  徐英

  全市文化发展大会对“十二五”贵阳市文化发展工作进行了全面的总结,并安排部署了“十三五”的工作,以打造“五张名片”(阳明文化、生态文化、民族文化、公共文化、时尚文化)为抓手,进一步提升贵阳城市精神,增强贵阳文化自信,提升城市文化品位。前不久,贵阳市正式获得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称号。我们要进一步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大力实施文化惠民工程,把贵阳公共文化打造成具有城市记忆人文厚度、城市精神境界高度、城市导向价值深度、城市气质形象风度、城市活力魅力温度的亮丽的贵阳城市名片。

  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本任务是满足人民基本文化需求。文化产业发展的目的是满足人民多样化精神文化需求。省委常委、市委书记陈刚在全市文化发展大会上指出,“文化正在加快成为城市前进进程中最核心的竞争力,最强劲的发展引擎、最重大的公共需求和最突出的短板。”“文化发展问题是关系贵阳城市前途命运的重大课题。”城市文化对于今天的贵阳而言尤其关键、尤其重要、尤其迫切。文化强市,关键在人。建设文化强市,关键要依靠广大市民。打造公共文化名片,我认为:

  第一,打造公共文化名片需要注重城市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和管理,特别需要加强农村文化基础设施的投入。一是建设一批重大功能性文体设施,以此为平台让市民享受到健康丰富的文化生活,满足广大市民的文化需求。二是通过不断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提高服务标准和水平,让广大市民更便捷、零成本或低成本地享受到多品种、多层次的文化产品和服务。这将提高市民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提升广大市民对文化内容的鉴赏能力。同时,随着市民对文化鉴赏能力的提高,为满足市民对文化需求“口味”的高要求,会进一步促进文化创造活力的迸发,推进文化创新能力的提高。文化创造活力持续迸发,是文化强市的源泉,是打造人文贵阳升级版的保障力量和现实基础。

  第二,公共文化的功能就在于滋润人的心灵、陶冶人的情操、提高人的素养、升华人的境界,达到“以文化人”的作用。公共文化名片的打造,就是要让公共文化建设承担起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培育合格公民的重任。通过提供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公共文化服务和产品,让老百姓在满足精神追求、丰富文化生活的过程中,以充分的自我创造、自我表现、自我服务,潜移默化地受到熏陶,让核心价值观、共有伦理规范、传统文化基因内化于心,外化于形。结合贵阳实际,首先是提高市民的思想道德水平,通过市、区(市、县)、乡(镇、社区)、村(居)四级道德讲堂,开展“五进五促”、创建“五个100”等活动,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优秀传统文化和地域文化融入在文化产品和服务之中,促进市民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贵阳城市精神的认知、认同,形成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价值取向并落实在行动上,促进社会和谐健康发展。其次,以人为本,开展形式多样,寓教于乐,注重细、小、实的活动,让各级各类公共文化设施和公共文化资源普惠全体市民,特别是文化消费水平低或缺乏享受文化服务条件的群体,如残疾人、低收入人群、儿童、老人、农民工等,让他们获得文化均等服务,让文化惠民起到以文化民,取得润物无声的效果。文化惠民工程的实施,将会聚人、聚心、聚力,更好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践行“知行合一、协力争先”的贵阳精神,有力地促进贵阳社会和谐健康发展。

  第三,打造公共文化名片需要整合各方力量。一是积极鼓励社会力量、社会资本以多种方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形成企业捐建、民办公助等多种成功模式,实现多主体共建、共享、共治,推动贵阳市公共文化服务社会化发展。二是充分运用“互联网 ”平台。中国互联网飞速发展,截至2016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已达7.1亿,互联网普及率达51.7%;手机网民规模达6.56亿,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的人群占92.5%。运用好互联网,也是打造好公共文化名片的重要途径和手段。

  打造好公共文化名片,将有效地保障贵阳市民人人享有受教育的机会和享受文化成果的权利,使广大市民的精神世界更加充实、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从而大大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促进健全人格的形成,提高市民整体素质。市民良好的精神面貌将提升城市文明程度,不断提升城市品位,实现打造人文贵阳升级版的目标。

  (作者系中共贵阳市委党校文化与社会发展教研部主任、教授)

 

责任编辑:曾程

延伸阅读
    网友评论(共0条评论,查看精彩评论,请点这里)
    用户名:     密码:    匿名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