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善之墙”需要因势利导

发布时间:2017-04-11 17:22:22   来源:贵州日报  

  ■ 杨朝清

  去年年初,四川成都市多面“友善之墙”在牛王庙、宽窄巷子相继出现。作为旧衣回收的新兴方式,“友善之墙”在推出伊始,受到一致好评。然而经过一年时间,成都多面“友善之墙”已关闭,而依托于超市的三处“友善之墙”也经常一天也收不到一件衣服。

  作为公益活动的一种新尝试、新探索,“友善之墙”实现了陌生人之间的社会互动;素不相识、素未谋面的陌生人,通过一件件旧衣联结在一起。“友善之墙”在惠及他人的同时也照顾了他人基本的体面与尊严,见证了一种城市的温度。

  从昔日的如火如荼到如今的乏人问津,“友善之墙”遭遇了尴尬的现实、陷入了纠结的处境。不论是寄送旧衣的成本偏高,还是志愿者人手不够,抑或公众参与的热情消退,曾经看上去很美好的“友善之墙”,面临着资金、人力以及缺乏长期的稳定的旧衣来源的困境。

  “友善之墙”难以为继,根源于旧衣回收尽管是一件好事,却没有给予志愿者和参与捐赠的市民足够的激励,没有让他们得到应有的回报,最终导致“友善之墙”难以对人们形成强烈的、普遍的、持久的行为感召力。曾经在短期内门庭若市的“友善之墙”,当公众的新鲜感褪去、媒体的注意力远离之后,最终陷入了“门前冷落车马稀”的无奈与悲情之中。

  在利益主体多元化的当下,遵守规范的美德如果没有遵守规范的利益的支持,这种规范的道德价值是脆弱的,在执行的过程中就可能大打折扣甚至流于形式。依靠“新鲜感”来做公益,表面上看上去一片繁荣,实际上却隐伏着危机。只有提升利他行为的动力,才能从根本上让公益活动“好花常开春常在”。

  在传统社会,好心人的“不求回报”与受惠者的“知恩图报”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从而让利他行为避免了直接言利的庸俗与尬尴。伴随着社会变迁,利他行为得到回报与激励逐渐成为一种普遍的利益诉求。

  不论是“垃圾兑换超市”,还是“绿色银行”,抑或“道德银行”,只有因势利导,才能进一步激发老百姓参与公益的热情,扩大公益的社会基础。将激励机制、回报机制引入公益活动,有助于激发人性中的善良和责任,有助于催生社会文明。当志愿者和捐赠旧衣的市民能够在公益活动中更有“获得感”,他们才能提升参与公益活动的热情。

责任编辑:赵子滟

延伸阅读
    网友评论(共0条评论,查看精彩评论,请点这里)
    用户名:     密码:    匿名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