巩固拓展创卫成果 提升贵阳新形象

发布时间:2017-09-01 18:34:10   来源:贵阳网-贵阳日报  

  近年来,贵阳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背街小巷环境秩序整治工作,将其作为民生实事列入重要议事日程,作为城市精细化治理的重要工作大力推进,启动实施《多彩贵州文明行动——贵阳市“整脏治乱”三年行动计划》、《贵阳市背街小巷整治行动(2016-2018)》,下发了《贵阳市背街小巷环境综合整治提升工作方案》,从市级层面加强统筹协调,明确目标标准,细化分解责任。按照“轻重缓急、集中投入、重点整治、分期实施”以及“条专块统”的原则,坚持市统筹、区(市、县)为主,按计划、分批次、有针对性地对全市城区背街小巷进行整治提升。全市建立落实“路段长”制度、部分区域启动实施“大数据·大城管”,市城管局全面推行大环卫一体化改革,全市城区主次干道环卫机械化率达到84%……这些措施有力推进城市治理精细化、长效化、标准化。据统计,贵阳市共计2000余条背街小巷,其中城区346条背街小巷的道路破损、排水不畅、化粪池堵塞、环卫、绿化设施缺失等问题得到有效整治和提升。通过一系列措施,背街小巷“脏乱差”现状明显改观,整治取得明显成效。

  整治背街小巷“脏乱差”,需要找准矛盾症结,把问题分析研究透彻。

  一是问题固化整治难。背街小巷多,秩序杂乱,治理难度大,一些问题根深蒂固、久而难解。比如,占道经营突出、垃圾广告较多、“三包”责任虚化等。

  二是现状制约推进难。从我市背街小巷初步治理情况分析看,主要是硬件设施滞后、欠账较多:多数小区、楼盘道路建设较早,容量评估和保障投入不足;治理观念陈旧、手段欠缺,没有系统规范和配套完善法规制度,没有合理运用大数据等科技信息手段;规划存在真空、发展无序,背街小巷成为城市发展规划的盲区,致使建设处于自发和无序状态,与主干道的市政设施、附属设施建设不能有机衔接,支路背街小巷在分担主干道路功能、延伸主干道路风貌、方便群众生活的作用得不到充分发挥。

  三是监管不力落实难。背街小巷治理监管落实不到位、效率较低,有的制定了领导责任包保、定期调度、现场督导、约谈问责等制度,但实际落实起来存在包而不保、督而不导,走形式、搞应付的问题。执法人员责任心不强、素质不高,对脏乱差问题不愿管、不敢管、不会管,执法效率低。同时,违法成本低、违法人员多,法律条规的刚性约束不够、法定执行程序时间长、程序繁琐,导致治理容易反弹、解决问题治标不治本。

  背街小巷是城市环境卫生整治的重点、难点,也是最能体现城市治理精细化水平的“里子”,需要我们持之以恒地盯紧痛点难点,有针对性地坚持不懈地进行治理。

  突出特色抓规划

  做好规划布局。依据城市总体规划,在组织专家实地察看、认真论证的基础上,制定具有前瞻性、导向性的背街小巷建设提升专项规划,将连接背街小巷与主次干道的支路、小区辅路等一同纳入,既体现“路平、水畅、灯亮、街净”的基本功能,又同时理清各街巷担负的功能,如餐饮、菜市、行车、停车、夜市等,可以是综合性的,也可以建成特色一条街。

  制定建设标准。根据背街小巷功能制定不同的建设标准,可分为达标类、提高类、特色类。职能部门依据国家有关建设标准,结合市情制定强制性和参照性标准,包括路面石材、绿化树木、环卫设施、交通设施、架空线、路灯亮化、市政管线、立面整治、文化服务等。

  突出区域特色。在满足基本功能的前提下,以名人故居、革命旧址、古建筑等为载体,整合利用历史文化遗产资源,增强特色文化气息,延伸打造特色街区和巷道,提升文化层次和水平。

  条专块统抓合力

  完善管理机制。坚定不移实施扁平化管理模式,理顺市、区(市、县)、社区(乡镇)三级城管部门事权划分,推进管理重心下移、事权下放,强化社区(乡镇)职责。社区(乡镇)具体负责辖区市容秩序、环境卫生、违法建筑巡查管控等;区(市、县)环管站、城市综合执法大队负责对各社区(乡镇)的市容环境工作进行监督、检查和配合,并建立应急响应机动队,负责工作督查、队伍监察和及时处理城市管理中的重点、难点及突发事件,逐步形成区级专业监管、应急处置与社区(乡镇)综合管理条块结合、无缝衔接、不留盲点的新格局。

  强化责任主体。推进“大城管”模式,以数字城管为依托,以社区网格化为核心,明确每一个网格单元内市容秩序、环境卫生、城市绿化、交通秩序等工作的具体责任人、分管责任人、主管责任人、督查责任人,将城管环卫部门、社区(乡镇)和居(村)委会、环卫公司责任一体化,建立既独立又统一的责任承担机制,做到标准完善、职责明晰、责任共担,确保各类城市治理问题及时发现、迅速处置。

  加强条块联动。探索推广路段长制度,由路段长统筹负责背街小巷整脏治乱工作。职能部门发挥好统筹、指导、监督作用;社区(乡镇)要充分发挥网格、居(村)委会作用,紧密结合“除陋习·树新风”文明行动,引导广大市民自觉规范文明行为,强化城市治理工作的社会责任,当好贵阳形象的“代言人”;居(村)委会要对接好物管公司,以业主委员会为纽带,充分发挥居(村)民自治作用,形成合力,使所辖区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治安良好、环境优美、相处和睦、生活便利。

  科学治理抓创新

  坚持科学化治理。充分利用贵阳大数据发展的优势,整合现有各类监控平台信息资源(公安、交管、文明、城管、卫计、住建、教育、“明厨亮灶”等),加快推进“水滴贵阳”平台建设,开发、拓展移动APP等新介质,综合利用大数据技术手段,与城市综合管理紧密结合,建立全时全域的监控治理机制,打通市民监管渠道,强化社会监督职能,提高监管实效。

  坚持精细化方向。对管理的资源和对象要弄清底数、了然于心,对基础数据和变化动态要跟进精准精细掌握;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激励管理等各个环节要权衡利弊、关联分析,精心设计,精密实施;在治理态度和作风上,要层层传导责任和压力,带着为民情怀办事,做到精致细腻。

  坚持市场化手段。深入推进大环卫一体化改革,针对部分未覆盖到的区域特别是一些破产歇业企业家属区较为集中的区域,要提高覆盖率,同时将野广告、垃圾广告治理等城市治理中的顽疾纳入到环卫一体化的内容,用市场的手段解决相关问题。

  坚持法制化轨道。借鉴先进城市治理经验,综合运用我市既有成果,针对实际需要,研究出台《贵阳市城市治理条例》,系统规范责任主体、文明行为、处罚标准、志愿服务、社会责任等内容,在购房落户、工作调入、高校入学、招聘录取、商户注册、开年上班等重要关口和时机,强制签订文明行为、城市治理、志愿服务的社会责任(承诺)书,切实强化执法依据和支撑。

  整合资源抓保障

  完善基础设施。继续深入依托“新型社区·温馨家园”创建、“三年千院”行动计划、整脏治乱等,持续完善提升背街小巷市政基础设施及市民健身设施的改造工程。重点完善道路、人行道、路灯、排水管网等各类市政基础设施,做到功能完好、干净整洁。配齐和完善环卫基础设备,修缮和提升垃圾转运站、公共厕所、环卫工人休息室等环卫基础设施。对背街小巷、楼群院落绿化设施进行维护、修缮和增设。对已经实施改造提升的市政基础设施进行“回头看”,对设施实际使用情况进行跟踪回访,及时修缮破损设施,对背街小巷设施提升改造项目中存在的质量问题,要立即督促,限期整改。社区(乡镇)要定期对楼群院落绿化设施进行管理和维护,由职能部门负责对市政道路绿化设施进行维护管理。完善背街小巷交通管理设施,包括交通标识、杆线、电子警察等设施,做到应设尽设。合理选择一定数量的背街小巷,按一侧停车不影响通行的原则划定机动车停车线,委托市场管理,规范停车。

  强化执法力量。综合考虑中心城区功能定位、人口数量变化、城市建设规模、重点管控区域等因素,加强执法队伍建设,进一步提高城市综合执法人员的配备标准,按城区实有人口万分之五的比例配备市容环境卫生一线监察、执法人员,逐步减少聘用协管人员的使用。同时,强化学习培训,提高执法人员的整体素质和执法水平,塑造良好执法形象。

  合理调配经费。实行大环卫一体化以后,社区无专门的城管经费,一旦有重大活动,环卫公司不愿意承担临时增加的工作量。应适当增加基层社区的城管专项经费,在不增加整体经费的前提下,对环卫公司考核所扣除的经费,可作为社区专项城市管理经费划拨使用。

  督查考核抓落实

  坚持把背街小巷整治提升工作纳入区(市、县)党委、政府工作的重要内容,形成由主要领导负总责、分管领导亲自抓、相关领导分片包保的工作格局,统一筹划,统一推进。

  建立分级督查机制。由区(市、县)城管、整治办、“三创”考核办等共同制定考核标准,进行综合督查考核,及时梳理发现问题并督促整改。由区(市、县)城市综合执法大队、环管站对社区(乡镇)的市容市貌进行专业督查,及时反馈存在的问题并督促整改。由社区(乡镇)对环卫公司进行督查考核,对存在问题按比例进行现金处罚。如督查不到位或未配合属地社区(乡镇)整改的,负连带责任。加强属地督查。社区(乡镇)对辖区内的市容环境各项工作进行属地督查,属于辖区职责的,应立即整改;不属于辖区职责的,要在发现当日告之相关责任单位,并积极配合整改,否则负连带责任。

  强化结果运用。要重视督查考核结果的运用,制定责任追究办法,纳入年终目标考核;建立完善末位处罚机制;建立城市管理专项奖补机制,每月按照综合考核成绩,分等次兑现居委会的城市管理奖补费资金;将考核结果作为各级责任人年度考核、评先选优、调整使用重要参考。

  宣传发动抓氛围

  宣传部门牵头负责,积极组织引导各类媒体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坚持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相结合,创新宣传方式,丰富宣传内容,拓展宣传影响,立体化、多样化、轮番式宣传发动,形成强大声势和正确导向,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

  强化公共宣传职能,广泛在中、小学开展“小手牵大手”活动,通过教育一个学生,带动一个家庭,影响整个社会,来调动起全民自觉参与维护文明卫生的积极性。

  要让宣传进小区院落,引导广大人民群众转变思想和生活观念,自觉树立和强化公德意识、责任意识和文明意识;要深入社区(乡镇),组织居(村)委会干部、党员群众、志愿者、低保人员、辖区单位等不同类型的人群,定期开展卫生大扫除活动,形成人人讲卫生、时时讲卫生、处处讲卫生的良好社会氛围。

  (王灏 作者系贵阳市爱卫办(市“三创”考核办)主任)

责任编辑:赵子滟

延伸阅读
    网友评论(共0条评论,查看精彩评论,请点这里)
    用户名:     密码:    匿名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