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秀评】让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成为强大推动力

发布时间:2019-01-31 08:15:38   来源:贵阳网-贵阳日报  

  陈正源

  近年来,我们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对贵州生态文明建设的殷切嘱托,牢牢守住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切实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不断推动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向世人呈现了我们独有的秀美山川、优美生态。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提出,要深入推进大扶贫、大数据、大生态三大战略行动,把三大战略行动统筹起来、贯彻下去,确保取得更多实效,奋力开创百姓富、生态美的多彩贵州新未来。

  大生态与每一个人的生产和生活息息相关,与每一个人的现在和未来息息相关。我省实施大生态战略行动,不仅贯彻了中央精神、体现了时代要求,而且符合贵州实际。我们要坚定不移实施大生态战略行动,时时关注“生态”,事事不忘“绿色”,让“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成为我省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强大推动力。

  深刻理解“大生态”的要义

  一是要在全社会普及生态理念。思想是行动的先导,要让人们深刻认识到人与自然命运与共的关系,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法则。恩格斯曾经深刻指出:人类对自然的每一次疯狂掠夺,都无一例外地遭到了自然界相应的惩罚。要通过持续不断、到边到底的宣传教育,让人们认识到保护热爱自然与保护热爱人类自身是相一致的。通过普及生态理念,筑牢生态文明的意识基础。

  二是要把生态长板做实。生态是物质的,是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没有量的积累,没有质的提高,没有优的品格,没有强的力道,我们的生态就谈不上一个“大”字。做实生态长板,就是要把生态做好、做大、做优、做强。各级各部门,要切实贯彻落实好省委、省政府关于生态建设的系列决策部署。

  三是要用大思路大项目做生态。要在生态成长过程中充分植入人力干预,搭建更多平台,引入更多主体,整合各方资金,形成有力机制,不仅要从量的方面加快生态做大进程,同时要从质的方面加快生态优化进程。

  四是要用大生态惠及民生。十余年来,我们持续重视绿水青山。大力保护、巩固和发展生态,不是为了“增绿”而“增绿”、为了“美丽”而“美丽”。生态发展的最终目的,是让人民群众从生态发展中获得实实在在的红利。

  五是人民的获得感大部分来自于生态。不仅是餐桌上的美食、居所里的用品要来源于生态,而且人民群众的财产性收入增加也应更多来源于生态,真正实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目标。

  六是要有全方位的良好生态。不仅要有良好的自然生态,还要有良好的社会生态、政治生态和人文生态。遵循政治伦理、上下级之间平等相待、对人待物客观公正,这些也是良好生态的必然要义。

  不断做大生态存量

  经过多年持续不断、一以贯之的努力,我们矢志不渝,一张蓝图绘到底,我省的生态存量不断增多,生态优势逐渐彰显。

  一是森林覆盖率已经位居全国前列。2017年,我省森林覆盖率达到了56%,在全国内陆31个省级单位中,位居第八位。同时,自从2014年以来“绿色贵州三年行动计划”实施的完成,已经植下了我省森林覆盖率持续增长的基因。

  二是可供建设的地域空间广泛。长期以来,我省农村人口比重大,一家一户的农村广大居民分散居住,农村建设用地超过500多万亩,面积广泛。城镇化的扩张,使人口不断集中,可以腾出广大的农村建设用地用于城镇和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我省目前建设用地率总体上不到4%,与中部地区以及全国整体水平都有相当差距,可用于开发建设的国土空间存量相对充足。

  三是夏秋季的凉爽气候成为贵州一绝。在人类进入旅游消费时代的今天,我省的自然气候俨然成为了天然“大空调”。中国凉都、爽爽贵阳、草海威宁,以及豪迈激情的娄山雄关、小家碧玉的荔波胜景、大家闺秀的黄果树瀑布等,都是盛夏、酷暑、“秋老虎”时节难得的避暑胜地和消夏天堂。从清明节到国庆节,长达半年多的最适宜人居气候,已经成为了贵州的极佳后发优势,潜藏了巨大的经济发展空间。

  四是生物多样性形成了完整生态链。山地地形、海拔落差、季风区域、立体气候等,形成了我省丰富多彩、绚丽灿烂的生物多样性,我省野生动植物物种丰富,珍稀动植物种类相对较多,生态系统完整,是全球具有国际意义的生物多样性关键地区。

  五是山地特色农业逐渐转化为经济优势。建立在现代物流基础上的山地特色农业,已经成为了我省发展的重要增长点,“黔货出山”蔚然成风。现代物流,让我们跨越了“三四十年代上海穷人天天吃大闸蟹”的卡夫丁峡谷。县乡村三级普遍的电商平台告诉我们,我省特色农产品进入域外广大消费视野的星星之火,早已开启了顺势蔓延模式,已经成为了燎原之势。

  六是生态旅游已经成为发展的重要支柱。随着大交通的推进和西南陆路交通枢纽的形成,我省优美的自然资源不再沉睡深闺,旅游业已经呈现爆发式增长,旅游总收入已经超越了老牌旅游大省云南,已经成为我省国民收入的巨大支柱。贵州旅游在全国旅游事业图谱上熠熠生辉。

  紧抓关键点大力推进

  实施大生态战略行动,必须抓住几个关键点予以推进。

  一是继续夯实大生态的关键基础。特别是要稳步提高森林覆盖率,高度重视调整树种、林木结构,优化绿色构成,提高生态效益。

  二是提高绿色经济比重。要培养绿色消费行为,特别是要让贵州这方土地上的广大人民,由“农耕民族”转变为“瓜果民族”。到目前为止,我省生态领域已经有了一定的量的积累,已经进入了边投入边开发的阶段。要高度重视林产业空间拓展,大幅增加林业产值。在静态水平下,林业增加值要由现在的133个亿增加到1000个亿以上的水平,也就是说,林业产值要向农业产值看齐。确保未来林业收益能够追赶、甚至超越农业,使林业在一产中的占比大幅提高。

  三是围绕生态优势提高工业化实现程度。要摒弃发展工业与生态保护之间的“零和”思维,围绕生态资源和生态建设推进我省工业化进程,切实走出一条具有贵州特点、充满绿色经济成分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四是大力增加生态就业。就业是最根本的民生,大量农业劳动力要“改行”进入林业,不仅要把当前近1000万“农业劳动力”陆续转变为“林业劳动力”、更要把“农业农民”转变为“林业工人”。近年来,我们实施生态扶贫工程,增加了5万护林员就业岗位,这一领域可以扩充、上升到50万,要大力增加林业就业和绿色产业就业。从宏观上看,如果建立合理转化机制和疏导机制,这一项就能为减贫做出不小的贡献。

  生态文明建设涉及面广,需要我们将其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只要我们持之以恒、久久为功,绿色红利一定能惠及更多群众,绿水青山一定能成为全面小康的厚重底色。

  (作者系中共贵州省委讲师团副教授、副编审)

责任编辑:赵子滟

延伸阅读
    网友评论(共0条评论,查看精彩评论,请点这里)
    用户名:     密码:    匿名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