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秀评】扶贫扶志须传承红色基因

发布时间:2019-01-31 08:16:38   来源:贵阳网-贵阳日报  

  郭敏

  中国共产党成立近百年来,孕育出红船精神、红军长征精神等宝贵精神财富,具有丰富的历史内涵和重要的理论价值及现实意义。我们党特有的红色基因链条,是无数革命先烈用生命和热血铸就的精与魂。传承这一脉相承的红色基因,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加快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的现实需要,是加强党的建设、团结教育群众的现实需要,是加强文化建设、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现实需要,是凝聚党心民心、助推经济社会发展、打好脱贫攻坚战的现实需要。在新时代新的历史起点上,必须进一步加强红色文化建设,在“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下,扶贫扶志再扶智,带领广大人民群众共同决胜脱贫攻坚“三大战役”。

  传承红色基因,发展红色经济决胜脱贫攻坚。革命遗址、遗迹是党性党史现场教育的重要基地,当年党和红军在贵州这块福地,转危为安,开创了中国革命的新纪元,在黔中大地留下了众多承载着可歌可泣的革命故事的红色遗址和遗迹,仅贵阳市就有革命遗址遗迹204处,很多具有分布在山清水秀、生态宜人的贫困地区的特点,日益成为乡村振兴和发展的红色旅游资源。为此,可以把传承弘扬革命精神和发展红色经济特别是红色旅游经济结合起来,坚持把发展红色旅游作为重要的政治工程、文化工程、脱贫攻坚工程,推进“革命遗址历史文化 生态旅游脱贫攻坚”融合发展,将相关革命遗址遗迹与自然人文景点链接起来,将沿途的“红、绿、古”景点串联起来,全面彰显革命遗址的红色、秀丽山水的绿色和千年历史的古色。积极整合旅游资源、设计精品旅游线路。譬如,息烽县和清镇市等地高度重视红色旅游景区的开发利用,以红军长征渡口和阳朗坝战斗遗址为重点,各部门联合打造新农村,开发出“红色旅游体验式教学”的经典旅游线路,使那些蕴涵丰厚革命精神的革命遗址和遗迹能登上红色旅游的“高铁”,既保护了这些红色遗址和遗迹,也能充分发挥革命遗址在革命传统和爱国主义教育中的功能作用,让更多的人了解这些地方的革命事迹,更大范围、更有效地传承弘扬革命精神,进而弘扬决胜脱贫攻坚红色正能量。

  传承红色基因,坚定党员干部理想信念决胜脱贫攻坚。党员干部要像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那样,不仅有坚定的信念,过硬的理论素养、能力素质,还要以人格魅力感染、触动、吸引人民群众投身到脱贫攻坚的伟大事业中去。中共贵州省工委旧址和息烽集中营革命历史纪念馆等既是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也是首批全省党史教育基地,已经成为理想信念教育的重要载体和红色名片。云岩区和修文县等地充分发挥特色优势,将红色文化与传统文化一起融入社区建设和乡村建设中,分别以八月会议遗址和大木寨红军标语为载体,建成红色文化长廊和红军广场,营造热爱家乡、省内外区域联动的良好发展氛围。找准发展路径,促进大扶贫、大数据和大生态相融合,做好革命精神和文化传承,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和精准扶贫工作,强调要始终牢记“老百姓是天,老百姓是地”,本着一切从老百姓利益出发为原则,坚持不懈高一格推进大扶贫战略行动,进一步做实产业扶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推进机制创新、强化工作精准、夯实基层基础,加快实现共同富裕目标。通过传承红色基因,加强“四铁”干部队伍建设,进一步增强基层组织的号召力和凝聚力,积极组织贫困地区的规划与发展,加快形成经济发展与脱贫攻坚的良性互动。

  传承红色基因,提供智力支持决胜脱贫攻坚。传承弘扬革命精神和爱国主义是群体心理的原生动力,能够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强大而持久的智力支持。党和红军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山乡和省城贵阳,创造了佯攻贵阳的光辉战例,为四渡赤水得意之笔提供支持和帮助,以史鉴今,将为我们精准扶贫提供有益的历史借鉴和方法论,成为我们攻坚克难的宝贵智库。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时刻牢记党的根本宗旨,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具体化为统筹做好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的正确思路、实际能力和自觉行动,坚持加速发展、加快转型、推动新跨越主基调,全面落实精准扶贫战略,打赢脱贫攻坚这场输不起的硬仗。当前,我们更应该传承弘扬革命传统,吸取历史和现实中的丰富营养,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将红色基因代代相传,守好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同步小康,在共铸中国梦的新征程中激发人民群众的智慧和力量,用满含深情的笔墨谱写和谐繁荣的新华章。

  (作者系中共贵阳市委党史研究室副主任)

责任编辑:赵子滟

延伸阅读
    网友评论(共0条评论,查看精彩评论,请点这里)
    用户名:     密码:    匿名发表